Search

[貓太太]
去年我和兩隻,每隔兩週就去聽這個故事屋。這是我所接觸過最特別的說故事活動。故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貓太太]
去年我和兩隻,每隔兩週就去聽這個故事屋。這是我所接觸過最特別的說故事活動。故事屋的主人巫婆老師她不說童話故事,也不說繪本,只講小說,她將小說的內容重新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給孩子聽,所以與其說是說故事,更像是說書。

先將去年的選書亮出來:

全境封鎖
森林魔法師
高山上的小郵局
我只想好好說話
為失竊的少女祈禱
來不及閃耀的星星
魯賓遜漂流記
水果獵人

透過這些書,巫婆老師帶孩子去了西班牙小鎮、墨西哥村莊、美國荒島,以及台灣森林等各式各樣的地方。這些地方發生的故事與孩子們熟悉的世界如此不同:孩子會聽到黑人小孩如何在種族歧視之下,擺脫毒品的誘惑用組建樂高走出自己的路;西班牙小鎮的人們又如何用接力的方式,拯救鎮上唯一的小郵局;口吃的男孩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,竟然戰勝自己,勇敢地參加辯論比賽;而住在墨西哥偏遠村莊的女孩,在毒梟、人口販子猖獗的環境下,又是怎麼生存的。

你一定覺得,這些內容有深度的故事,像啵啵妞妞這些低年級的孩子怎麼聽得懂,的確,我一開始也不相信,但巫婆老師的感染力極強,聲音表情豐富,透過她語言傳遞的故事比起文字更生動有趣。

還記得我第一次聽她說書,講的是「月亮都是一樣的」在講一個妥瑞症女孩的故事,聽得我內心澎湃,尤其聽她吶喊:「孩子,你不可以習慣,你怎麼可以習慣自己被霸凌呢!」我猛然鼻酸眼眶紅,立刻著迷。

兩個半小時的說書,配上後面一個半小時的寫故事,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真的是耐力的訓練,但在同伴好朋友的陪伴下,他們逐漸熟悉巫婆老師的故事節奏、聲音表情,甚至上個故事的累積笑點,變成全班共同的默契。一起在故事屋的媽媽都經歷過,孩子從有點抗拒(因為不是傳統的有趣童話故事加唱跳)、覺得有趣、一直到期待聽故事的心路歷程,每當兩隻跟我討論起說書的內容,我總是驚喜的發現,她們又更長大一點,對故事的理解又更多了一些。

現在的父母,都很希望孩子能更國際化,所以對於學英文很熱衷(不可否認,我也是如此),但我卻在巫婆老師的閱讀地圖中,看到什麼叫做拓展孩子的世界觀。而媽媽我跟著聽故事之餘,最著迷的則是觀察巫婆老師與孩子互動的方式,受益匪淺。

希望今年能夠成班,讓巫婆老師再繼續陪我們的孩子多走一段路。

年齡限制:一年級以上即可

北部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到海星巫婆故事屋的臉書留言報名喔!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Mstarfish123/posts/4251660438184445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懶太太跟貓太太從網友變同事,一起經歷彼此的戀愛、失戀,竟然還同期結婚!為了繼續再一起,創造這個專頁,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生活!
View all posts